按照2004年施行的《最低工资规定》,在低温的劳动环境下,用人单位应支付低温津贴。近年来,部分省市尤其是北方地区出台了关于低温补贴发放标准的规定。例如,吉林省规定,每年1月、2月、12月,向连续作业4小时及以上的低温户外劳动者,发放每月200元的低温津贴;哈尔滨市规定,每年12月至次年2月,为室外作业的劳动者发放每月最低200元的低温津贴。
“低温津贴?没听说过。”记者在长春市街头随机采访了多名外卖骑手、快递员、环卫工人、建筑工人等户外劳动者,包括张帅在内的多数受访者表示没听说过低温津贴,也没拿到过津贴。有快递员说只听过高温津贴,有环卫工人干了30多年不清楚有没有低温津贴,有建筑工人表示工作地点和“老板”不固定,不知道该找谁要津贴。
在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社会法室副主任王天玉看来,低温津贴难落实的原因,在于冬天南北气温差异较大。“对高温津贴,大家有共识。夏天,全国处在差不多的温度状态,所以能形成一个防暑降温的规定。但对于低温,5摄氏度,在南方算很冷了,但在北方还不是最冷的温度,所以较难形成统一的规定。”他建议zmwapp,根据地理分布和行业情况制定发放标准,并纳入当地工资构成。
62.88MB
查看751.4MB
查看17.8MB
查看803.84MB
查看
网友评论更多
389褚克江k
“中国蓝盔”西非卫和平
2025/04/07 推荐
3153穆保荔944
机床行业深度报告:自主可控+周期回升+出海加速 三重逻辑打开机床行业向上空间
2025/04/06 推荐
613巩梵子kv
香港放宽新冠疫苗接种年龄限制 明年将采购新一代疫苗
2025/04/05 不推荐